智能建筑是指運用自動化、通信、信息技術等智能化手段提供安全、高效、便捷和節能等功能的建筑。具有系統集成特點,發展歷史短,但涉及范圍廣,進展速度快,是動態和相對的概念,隨著高新技術發展而不斷變化。
智能建筑按建筑功能分智能住宅、智能公共建筑、智能商業建筑、智能交通建筑和智能工業建筑等。多個住宅群構成智能社區;智能公建、智能商業建筑等形成智能廣場。智能社區、智能廣場和智能醫療、智能農業、智能物流等共同構成智慧城市,一個個智慧城市最終構成智慧地球。
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《智能建筑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》最新統計數據顯示,預計到2018中國年智能建筑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3168億元,到了2019年時,中國智能建筑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3738億元,未來五年(2018-2022)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15.24%,2022年將達到5587億元。
智能建筑發展不利因素
我國的智能建筑還處于初期發展階段,還存在著諸多問題,主要表現在工程建設水平不高,工程質量不能令人滿意,設計意圖跟不上用戶的需求,建設投資思路保守。
缺少支柱企業,中國智能建筑行業是典型的大行業小公司。這個跟民營企業在這個中間占的比重比較高,有比較大的關系,當然也和這個行業本身的經營管理的特點有關系,所以它是具有較為明顯的大行業和小公司的這么一個格局。在未來的長期發展過程中間,有必要培育出有相當規模,屬于行業支柱性的企業,行業需要大型企業的帶動,這個就需要有持續不斷的并購收購加強推進。
水平還比較落后,更多是準智能建筑,從我們國家智能建筑發展水平來說,跟發達國家比較這個差距還是比較明顯的。雖然我們經過30年的發展,應該說中國的智能建設這個行業起步并不晚,但是從目前的發展水平來看,跟美國跟日本比,我們還是處在一個相對較慢的水平上。日本智能建筑占到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了50%以上,美國更高,而我們的大概只有百分之十多。我們目前的智能建筑的水平,其實跟發達國家相比的話,可能更多的還是有準智能建筑的特征,在很多方面它的水平還是相對比較有限。
智能建筑發展趨勢分析
政策利好支持發展,2017年4月,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《建筑業發展“十三五”規劃》,內容涵蓋工程勘察設計、建筑施工、建設監理、工程造價等行業,以及政府對建筑市場、工程質量安全、工程標準定額、建筑節能與技術進步等方面的監督管理工作?!兑巹潯分荚陉U明“十三五”時期建筑業發展戰略意圖、明確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,推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。
智慧城市主體內容就是智能建筑,智能建筑,是現代信息通信及自動化等先進技術在建筑空間的應用和融合。從未來發展的大趨勢上看,智慧城市會是一個總的發展方向。而智慧城市中,大部分內容或者說主要內容都是跟我們智慧建筑有關,包括工業建筑,智能的交通建筑,商業建筑,智能的公共建筑,以及智能的住宅。所以說智慧城市的主體內容,就是智能建筑這方面。
目前的智能建筑的產業鏈,有三個梯隊或者說三個層次:第一個就是通信運營商,它有強大的互聯網和基礎建設能力以及相關的資源;第二個層面就是IT服務提供商和設備的提供商;第三是智慧城市細分領域的耕耘者,包括提供綜合性的解決方案。
發展前景廣闊
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,在物聯網技術的推動下,現代建筑擁有了新的生命,越來越懂人的心思,正所謂智能建筑時代,正在澎湃而來。而與此同時,智能建筑技術的發展速度也加快,尤其是與數字化、智能化、信息化、物聯網有關的新產品、新技術不斷更新,使得這個朝陽產業更加煥發出了勃勃的生機。
目前來看有三大市場,未來還是有非常好的空間:一個是建筑智能的節能市場;第二個是基礎設施智能化市場;第三個就是智慧、民生建設市場。